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研究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18年12月04日 15:20:16 访问量:121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本课题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采用系统论、调研、统计分析、比较评价、实验等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目的、原则、功能、标准、方法等,构建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实践意义在于解决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问题,使评价机制和体系科学化、定量化、可操作,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学校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面向就业,面向企业,培养社会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标准和制度。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故此进行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公平、公正、客观、准确地平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义是现实的,也是深远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的证明。目前所见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往往只看教学的结果而不问教学的过

程,往往忽视综合的定性评价,忽视了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同素质教育的

要求相距甚远。而且软指标多,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缺乏量化标准,有的评价内容不切实际,虚指标过多,可操作性差,不能客观地反映一个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必须改革,要从职业教育出发,贯穿素质教育,加强职业技能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群体和长远发展要求,强化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建立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给教师一个完整的、全面性的、发展性的评价,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成功,获得教学上的自信,获得更大的教学内动力。这就要求综合评价内容,变单一评价为全面的、多角度的评价;改进评价形式,实现过程十结果的评价;扩大评价主体,体现自评、同行互评、督导评、管理评等相结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构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原则、功能、内容、指标体系、方法及结果的确定等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要采用系统论、调研、统计分析、比较评价、实验等方法。即通过实践,研究评价目的、原则、功能、标准、方法等基础上,构建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学习国内外教学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积累相关资料;

2、学习职业教育教学文件,掌握职业教育的内涵;

3、结合本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际,提出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原则、方法;

4、研究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05年第一学期本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认真统计分析了有关评价资料,充分研究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有效性,比较了国内外教学评价体系的优缺点,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目的、意义,方法、主体、客体、结果处理,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经过05年第二学期评价实践,对92名任课教师进行了全面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是客观的,方法是有效的,达到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的公认。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研讨,06年第二学期结合本校本学期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践做深入的论证。

八、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意义及目的

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优良教学环境的建设,全面了解学校教师的教学状况,发挥优势,分析存在问题,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我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在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

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情绪。一定要坚持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防止打人情分和情绪化打分。
  
2)全面性原则 :在进行教学质量测评时,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对教育现象进行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力戒片面。
  
3)一致性与差别性相结合的原则:一致性是指进行评价时,必须采用一致的标准。一致性有利于使被评者知道自己的实际状况和在群体中的位置,有利于在群体中群分好坏、优劣。灵活性是指由于学校设备、教学条件、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又存在差异,实施教学质量评价不能只搞一个模式,一刀切,而应区分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的选取,都应考虑这种差异,要灵活对待。
   
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处理,以科学区分教师教学质量的层次。

5)民主性原则: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要体现民主代表性,评价的过程要体现民主程序和民主作风,评价指标、内容、权重的确定等要吸收教师参与讨论,尤其要注意尊重并正确对待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每一个考核项目的设立具有必要性、合理性、权重系数恰当。

3、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在测评活动中,通过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常能发现测评对象,如:教学方案、课程计划、教师工作、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等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
   
2)改进与形成性功能 :教学质量评价对有效的教学计划、课程方案,或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材、教具等的设计、改进和形成发挥积极作用。
   
3)区分优良和分等鉴定功能:通过评价,人们可以区别、鉴定组织(如学校)、方案(如课程方案)或个体(如教师、学生)等对象的某些方面或各方面水平的优良程度,确定其有无价值与价值的大小,衡量其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标准、是否能实现国家和社会赋予它的目的和任务,为它们评定相应的等级。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所区分的优良和鉴定的等级是教育教学管理决策科学化的基础。
   
4)激励功能 :由于评价结论往往直接影响到评价对象的形象、荣誉和利益等,常能激发被评者的成就动机,使他们追求好的评价结果,激励他们全力以赴地做好有关工作,创造更大的教育教学成就。
   
5)导向功能:评价是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的价值判断活动。在评价活动中,评价者常以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和需要为准绳,设计一套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被评价者为追求好的评价结果和达到其它目的,就会致力于满足评价标准的要求。评价指标和标准就成为被评者的努力方向。

4、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

海伦·凯勒说过,当一个人感觉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那么一个优秀教师,应当让学生产生高飞的冲动感觉,故而把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作为评价的指标之一。

每个人的思维类型相异,分别属于不同的学习类型,任何人都能使用他或她自己的方式学习,而且那些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应当根据课型,选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这一现实。

学习不仅仅是一个学校里的过程,大脑是硬件,而思想就是软件,是大脑的内容。通过身体来刺激思想发展这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非常需要的。这要求教师教学必须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评价内容是在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指导实习、指导课程设计、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考试、教学方法研究和教学改革等)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权重分配详见附表1

5、评价方法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包括教务管理评价、学生评价和专业科组评价三个部分。各评价组织应按附表1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自承担的评价工作,及时送交评价结果。

1)教学督导评价15分):教学督导组主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按附表2-12-22-32-4对应指标评价,结果填入附表2-5

2教务管理评价(30分):教务科根据教务管理纪实,按附表1对应指标,填写附表3备案。

3)专业科室测评(20分):按附表1对应指标,结合科组工作实际,及时进行评价,填写附表4,并将评价结果,送交教务科备案。科组测评最后得分即为个人科组得分与校正系数(全校各科组测评平均分/该科组测评平均分)的乘积;

4)学生评价(35分):由教务科组织,每学期对每位教师的任课班级测评二次,具体办法是,各班抽选一定数量的学生代表以无记名方式,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应附表1打分,填写附表5,在加权计算学生对某位教师的教学质量测评得分时,要按照10%的比例分别去掉头尾两个段位的得分。整个测评结束后,汇总填写总评表见附表6,封存备案。

6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值的确定及评价结果的处理

综合表2、表3、表4、表5,加权计算出的总得分作为每位测评对象的教学质量测

评实际得分。(测评得分按四舍五入的方式保留2位小数。)

为了体现民主、公平原则,测评结果统计结束后,经主管校长审核同意,由教育研究室将测评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3天。这样既可接受教师的监督,又可征求被测评教师对测评工作的意见。教师对测评工作的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将作为修改完善测评办法的重要参考。本课题研究成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虽然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许多问题,但经一年来实践,已在我校组织教学、加快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教学基本建设、开展质量保证与监督工作、建立自我约束及自我发展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效果显著。它符合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总之,西部大发展急需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正好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推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必将对职业学校更新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效益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附件:表1、表2、表3、表4、表5、表6

参考资料

[1]《职业技术教育》     

[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4]《陕西职业技术教育》

[5]《教育与职业》

[6]《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04年赵居礼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附件

 

 

 

      1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权重分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价标准

教学督导

评价15

1-1  督导听课(15分)

听课后及时根据课行填写教师听课评价表附表1-11-21-31-4,并按15﹪比例汇总计算出该项测评中每位教师的平均得分。

2

教学

管理

评价

30

2-1 教学纪律

上限3分,下限0

① 上课迟到、早退、监考不负责任,每项违纪一次扣1分,到0分为止。

② 课堂考勤按时准确得2分,有差错扣1分,不考勤得0分。

2-2 教学资料

上限7分,下限0

 学期授课计划(共3分):2分、完整加0.5分、按时送审加0.5分;

      考试命题(AB卷)、阅卷及成绩报送(共4分):各项不合要求各扣0.5分;

      教案:有得4分,完整加1分,认真加1分;

2-3学习成绩

最高5分,最低0

 是否进行质量分析:是得1分;

 不及格率:<10﹪得1分;10-15﹪得0.5分;≥15﹪不得分;

 学生学习成果符合正态分布。基本符合得1分。

2-4教学活动

最高10分,最低0

① 辅导:20次以上得5分,每少一次扣1分;

 教务系统组织的观摩课、公开课、交流课、赛教等教学活动、教学会议等,每缺1次扣1分;

 校外竞赛,个人参加一次得3分,指导学生参加一次得1分;

 校内竞赛,个人参加一次得2分,指导学生参加一次得1分;

3

专业

科组

评价

20

4-1教学资料

最高10分,最低0

① 课时授课计划:按时交审并符合要求各得2分,不完整扣1;

② 多媒体课件制作且应用得1;

③ 教具、挂图制作、编写讲义、大纲等教学资料,每项每套得1分;

4-2教学活动

最高5分,最低0

科组教研活动、教学会议 、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每参加一次得1分。

4

学生

评价

35

5-1教学目标

明确得5分,基本明确得3分,不明确得2分。

5-2教学内容

掌握80%以上得8-10分,掌握60%以上得6-8分,掌握60%以下得5分。

5-3课堂纪律

教师经常管理得5分,管理不严得3分,不管理不得分。

5-4教学语言

效果好得3分;速度快、语调平淡、声音小每项扣0.5分。

板书规范得2分,不整齐、字太小、太少,每项扣0.5分。

5-5为人师表

能为人师表得5分,一般得3分。

5-6作业与辅导

作业量合适得2分;批改及时认真、讲评及时,每项得 0.5分,作业太少、批改不认真,每项扣1分。辅导达到规定次数得2分;辅导达不到规定次数得1分;不辅导扣2分。

 

 

2-1 理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督导、专业科组用15%)

讲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讲课内容

 

项目权重

(分)

 

满分

标准

100

A

系数1.0

B

系数0.9

C

系数0.8

D

系数0.7

教学目标、

内容5

⒈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德育等目标定位准确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有利于学生发展。

 

 

10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基本功

5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语言准确简捷。板书设计合理、实用、新颖。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

 

 

 

 

教师

主导

40

教学

过程

设计

20

⒈ 科学处理教材(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有序、合理教育、实践五性)

10

 

 

 

 

⒉ 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巩固、深化、应用。

⒊ 教学程序能揭示知识的本质、突出重点。

10

 

 

 

 

⒋ 在适当认知层次上处理难点。

教学

方法

20

⒈ 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10

 

 

 

 

⒉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

⒊ 能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10

 

 

 

 

⒋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适当的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

学生主体40

学生

参与

20

⒈ 学生能积极参与和积极思考。

10

 

 

 

 

⒉ 学生能主动探索、自由表达。

⒊ 学生能善于合作、富于想象。

10

 

 

 

 

⒋ 学生敢于质疑、兴趣浓厚。

学习

状态

20

⒈ 每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的自始至终的以多种感官参与到教学之中。

10

 

 

 

 

⒉ 能积极主动的探索,求知欲强。

⒊ 能倾听、接受、修正他人的意见。

10

 

 

 

 

⒋ 能独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效果10

⒈ 达到教学目标。

10

 

 

 

 

⒉ 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师生满意。

主要优缺点

 

合理化建议

 

综合测评分

 

2-2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教学督导、专业科组用  15%)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内容

 

项目权重

(分)

 

满分

标准

100

A

系数1.0

B

系数0.9

C

系数0.8

D

系数0.7

教学目标、内容

5

⒈ 知识、能力、德育等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有利于学生发展。

10

 

 

 

 

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基本功

5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语言准确简捷。着装统一,示范动作标准,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

学生主体40

主体

参与

10

1.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和欲望浓厚。

10

 

 

 

 

 

2.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活跃、有序的学习活动。

学习

过程

20

1.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勤于实践。

10

 

 

 

 

2.善于动脑、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勇于创新。

3.善于和同伴交流、合作,责任感强。

10

 

 

 

 

4.始终精神饱满,情绪欢快,有进取精神,注意安全。

学习

效果

10

1.自主学习,每个人都取得不同进步。

10

 

 

 

 

2.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相应发展。

教师主导

40

教学

过程

10

1.情境创设科学、合理,场地器材布置、使用得当,安全措施有效。

10

 

 

 

 

2.教学安排科学,组织形式灵活,调控有效,运动负荷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

方法

10

⒈能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节奏,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10

 

 

 

 

⒉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训练方法的培养。

教学

行为

20

1.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共同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

10

 

 

 

 

2.善于利用现有及生成的教学资源,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3.运用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德育、美育及相关学科知识教育。

10

 

 

 

 

4.评价真实,有利于每位学生发展。

教学效果10

⒈ 达到教学目标。

10

 

 

 

 

⒉ 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师生满意。

主要优缺点

 

合理化建议

 

综合测评分

 

2-3  实验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督导、专业科组用  15%)

实验教师

 

实验班级

 

实验时间

 

实验内容

 

项目权重

(分)

 

满分

标准

100

A

系数1.0

B

系数0.9

C

系数0.8

D

系数0.7

实验目标、内容

5

实验目标定位准确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有利于学生发展。

10

 

 

 

 

实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板图清楚规范。

基本功

5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语言准确简捷;讲解清楚,重点突出;着装统一,演示操作规范。

学生主体40

主体参与

10

1.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实验兴趣和欲望浓厚。

10

 

 

 

 

 

2.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活跃、有序的实验活动。

学习过程

20

1.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勤于实践。

10

 

 

 

 

2.善于动脑、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勇于创新。

3.善于和同伴交流、合作,责任感强。

10

 

 

 

 

4.始终精神饱满,有进取精神,注意安全。

学习效果

10

1.能自主实验,独立操作,每个人都取得不同进步。

10

 

 

 

 

2.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相应发展。

教师主导

40

实验过程

10

1.情境创设科学、合理,场地及设备仪器整洁,布置、使用得当,重视安全教育,安全措施有效。

10

 

 

 

 

2.实验安排科学,组织形式灵活,调控有效,实验负荷符合学生实际。

实验方法

10

⒈能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反馈信息、调整实验节奏,选择适当的实验手段,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10

 

 

 

 

⒉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实验方法的培养。

教学行为

20

1.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共同体验实验的快乐。

10

 

 

 

 

2.善于利用现有及生成的实验资源,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革新意识。

3.运用多种形式呈现实验内容、有机渗透德育、美育及相关学科知识教育。

10

 

 

 

 

4.巡回指导,纠错及时,评价真实,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

教学效果10

⒈ 达到实验目标。

10

 

 

 

 

⒉ 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师生满意。

主要优缺点

 

合理化建议

 

综合测评分

 

2-4   生产实训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督导、专业科组用  15%)

实训教师

 

实训班级

 

实训时间

 

实训内容

 

项目权重

(分)

 

满分

标准

100

A

系数1.0

B

系数0.9

C

系数0.8

D

系数0.7

实训目标、内容

5

实训目标定位准确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有利于学生操作技术的提高。

10

 

 

 

 

实训内容适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实训目标的达成。

基本功

5

教态自然、仪表端庄、语言准确简捷;着装统一,讲解清楚,示范动作标准。

学生主体40

主体参与

10

1.学生参与面广,积极性高,实训兴趣和欲望浓厚。

10

 

 

 

 

 

2.民主、和谐的实训环境,活跃、有序的实训活动。

学习过程

20

1.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勤于实践。

10

 

 

 

 

2.善于动脑、敢于提出不同看法,勇于创新。

3.善于和同伴交流、合作,责任感强。

10

 

 

 

 

4.注意人身及财产安全。

学习效果

10

1.自主生产,独立操作能力强。

10

 

 

 

 

2.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相应发展。

教师导训

40

导训过程

10

1.情境创设科学、合理,场地设备整洁,布置、使用得当,重视安全教育,安全措施有效。

10

 

 

 

 

2.实训安排科学,组织形式灵活,调控有效,工作负荷符合学生实际。

导训

方法

10

⒈能面向全体学生及时反馈信息、调整实训节奏,选择适当的实训手段,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10

 

 

 

 

⒉ 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训练方法的培养。

导训行为

20

1.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互动,共同体验实训成果。

10

 

 

 

 

2.善于利用现有及生成的实训资源,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革新意识。

3.运用多种形式呈现实训内容、有机渗透德育、美育及相关学科技术教育。

10

 

 

 

 

4.巡回指导,纠错及时,评价真实,有利于学生生产能力提高。

实训效果10

⒈ 达到实训目标。

10

 

 

 

 

⒉ 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师生满意。

主要优缺点

 

合理化建议

 

综合测评分

 

2-5    教学督导测评结果汇总表15

 

测评

时间

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分

总分

均分

15

备注

 

 

 

 

 

 

 

 

 

 

 

 

 

 

 

 

 

 

 

 

 

 

 

 

 

 

 

 

 

 

 

 

 

 

 

 

 

 

 

 

 

 

 

 

 

 

 

 

 

 

 

 

 

 

 

 

 

 

 

 

 

 

 

 

 

 

 

 

 

 

 

 

 

 

 

 

 

 

 

 

 

 

 

 

 

 

 

 

 

 

 

 

 

 

 

 

 

 

 

 

 

 

 

 

 

 

 

 

 

 

 

 

 

 

 

 

 

 

 

 

 

 

 

 

 

 

 

 

 

 

 

 

 

 

 

 

 

 

 

 

 

 

 

 

 

 

 

 

 

 

 

 

 

 

 

 

 

 

 

 

 

 

 

 

 

 

 

 

 

 

 

 

 

 

 

 

 

 

 

 

 

 

 

 

 

 

 

 

 

 

 

 

 

 

 

 

 

 

 

 

 

 

 

 

 

 

 

 

 

 

 

 

 

 

 

 

 

 

 

 

 

 

 

 

 

 

 

 

 

 

 

 

 

 

 

 

 

 

 

 

 

 

 

 

 

 

 

 

 

 

 

 

 

 

 

 

 

 

 

 

 

 

 

 

 

 

 

 

 

 

 

 

 

 

 

 

 

 

 

 

 

 

 

 

 

 

 

 

 

 

 

 

 

 

 

 

 

 

 

 

 

 

 

 

 

 

 

 

 

 

 

 

 

 

 

 

 

 

 

 

 

 

 

 

 

 

 

 

 

 

 

 

 

 

 

 

 

 

 

 

 

 

 

 

 

 

 

 

 

 

 

 

 

 

 

 

 

 

 

 

 

 

 

 

 

 

 

 

 

 

 

 

 

 

 

 

 

 

 

 

 

 

 

 

 

 

 

 

 

 

 

 

 

 

 

 

 

 

 

 

教学管理评价结果统计表(教务科用)30

序号

教师姓名

教学纪律

教学资料

学习成绩

教学活动

合计

备注

 

 

 

 

 

 

 

 

 

 

 

 

 

 

 

 

 

 

 

 

 

 

 

 

 

 

 

 

 

 

 

 

 

 

 

 

 

 

 

 

 

 

 

 

 

 

 

 

 

 

 

 

 

 

 

 

 

 

 

 

 

 

 

 

 

 

 

 

 

 

 

 

 

 

 

 

 

 

 

 

 

 

 

 

 

 

 

 

 

 

 

 

 

 

 

 

 

 

 

 

 

 

 

 

 

 

 

 

 

 

 

 

 

 

 

 

 

 

 

 

 

 

 

 

 

 

 

 

 

 

 

 

 

 

 

 

 

 

 

 

 

 

 

 

 

 

 

 

 

 

 

 

 

 

 

 

 

 

 

 

 

 

 

 

 

 

 

 

 

 

 

 

 

 

 

 

 

 

 

 

 

 

 

 

 

 

 

 

 

 

 

 

 

 

 

 

 

 

 

 

 

 

 

 

 

 

 

 

 

 

 

 

 

 

 

 

 

 

 

 

 

 

 

 

 

 

 

 

 

 

 

 

 

 

 

 

 

 

 

 

 

 

 

 

 

 

 

 

 

 

 

 

 

 

 

 

 

 

 

 

 

 

 

 

 

 

专业科组评价结果统计表20

序号

教师姓名

同行听课

教学资料

教学活动

合计

备注

 

 

 

 

 

 

 

 

 

 

 

 

 

 

 

 

 

 

 

 

 

 

 

 

 

 

 

 

 

 

 

 

 

 

 

 

 

 

 

 

 

 

 

 

 

 

 

 

 

 

 

 

 

 

 

 

 

 

 

 

 

 

 

 

 

 

 

 

 

 

 

 

 

 

 

 

 

 

 

 

 

 

 

 

 

 

 

 

 

 

 

 

 

 

 

 

 

 

 

 

 

 

 

 

 

 

 

 

 

 

 

 

 

 

 

 

 

 

 

 

 

 

 

 

 

 

 

 

 

 

 

 

 

 

 

 

 

 

 

 

 

 

 

 

 

 

 

 

 

 

 

 

 

 

 

 

 

 

 

 

 

 

 

 

 

 

 

 

 

 

 

 

 

 

 

 

 

 

 

 

 

 

 

 

 

 

 

 

 

 

 

 

 

 

 

 

 

 

 

 

 

 

 

 

 

 

 

 

 

 

 

 

 

 

 

 

 

 

 

 

 

 

 

 

 

 

 

 

 

 

 

5   教学质量测评表 (学生用35%)

项目和分值

 对象和内容

教学

目标

5

教学

内容

10

课堂

纪律

5

教学

语言

5

板书

 

2

为人

师表

3

作业

辅导

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说明:(1)教学目标(5分):明确得5分,基本明确得3分,不明确得2分。

     2)教学内容(10分):掌握80%以上得8-10分,掌握60%以上得6-8分,掌握60%以下得5分。

     3)课堂纪律(2分):教师经常管理得2分,教师有时管理得1分,教师不管理不得分。

     4)教学语言(5分):效果好得5分;速度快、语调平淡、声音小每项扣1.5分。

     5)板书(5分):规范得5分,不整齐、字太小、太少,每项扣1分。

     6)为人师表(3分):能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每项得1.5分,欠妥扣1分。

7)作业与辅导(5分):作业量合适得2分;批发及时认真、讲评及时,每项得 0.5分,作业太少、批改不认真,每项扣1分。辅导达到规定次数得2分;辅导达不到规定次数得1分;不辅导扣2分。

 

6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汇总表

 

 

督导

评价分

教学管理

评价分

专业科室

评价分

学生

评价分

总计

 

序号

教师姓名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编辑:教育网客服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8004546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