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管理 >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2年04月24日 11:09:01 访问量:1184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一)行业背景分析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旅游休闲活动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旅游人群的数量不断扩大,酒店行业规模也随之扩张。其中,中端酒店存在较大连锁化经营空间。截至2017年,锦江、华住、首旅如家的加盟比例分别为83.59%、81.29%和72.62%;对比美国酒店集团90%以上的加盟比例,我国三大酒店集团目前的加盟比重还较低,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可以从一些景区看到到旅游季节的时候,“一床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消费主体已经从“60、70”变化为“80、90”以及“00”,80、90的经济基础逐渐变得稳健,而这部分人喜欢“玩”,产生对更多酒店的需求。也产生了对酒店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需求。

今年,甘政发〔2020〕38号文件明确提出打造陇东南文化旅游的重大战略构想,助力提升陇东南经济增长带核心竞争力。从陇南市来看,随着433发展战略的提出,旅游业也将成为发展的主流,旅游业发展,酒店行业也随着增加,尤其是中端酒店和连锁酒店的不断出现对酒店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的需求也逐步增加。从我们礼县来看随着先秦文化的发掘与兴起。旅游业也大幅度提升,出现了以先秦文化为主题的酒店比如秦都大酒店等。对酒店管理人才与服务人员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培养大批的酒店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近年来,学校不断派遣教师到省内大中城市进行调研学习,了解当前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及规律。调研发现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而以酒店行业外载体的从业人员更是酒店业发展重要支柱。同时,现有酒店从业队伍不能满足酒店服务行业的发展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供需缺口较大,且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等。

我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作为省级示范专业,在我县乃至全陇南市酒店服务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根据酒店行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形势,我校逐年扩大本专业的招生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及社会声誉明显提高。可以说我校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虽然起步晚、但在三年的示范专业创建过程中无论是在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该专业的第一届(2020届)毕业生业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为县域内酒店服务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人才需求分析

中国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就业拉动力强等优势,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产业。酒店业作为旅游业的标志性行业,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高素质的酒店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极其旺盛。业内专家预测,到二0二五年,中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两千七百万人次,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八千三百万人次,旅游就业总量将达到一亿人,中国旅游产业规模扩大及对旅游就业的强劲拉动使旅游人才需求将连年走高。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劳动力人口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预计到2022年每8.3个岗位中就会有1个工作岗位在旅游业,旅游业面临着每年200万的巨大缺口。同样现有的酒店人才供给也远远不能满足酒店行业的需求,特别是酒店高素质的优秀技能型专门人才十分缺乏。社会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存在大量缺口的背景,为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十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发挥酒店管理专业产业支撑的人才培养作用。

二、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于2017年,历经3年的省级示范校建设,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为社会输送了一定的有用人才,在我县乃至全市人才培养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县域酒店行业的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数据统计,本专业近三年招收学生409人,2020年首届毕业生138人。在2018、2019、2020连续三年酒店服务省级中职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8年6名学生全部获奖,2019年30名学生28名获奖,2020年45名学生40名获奖。

专业在创建发展的三中,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2020届首届毕业生也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社会好评。每年的学校开放日活动中都有家长反馈信息,对学校办学,尤其对酒店专业满意度在95%以上。

专业组目前已拥有一支专业理论扎实、敬业乐业、献身旅游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19名专业组教师中:高级教师1人、讲师5人、助理讲师8人。市县级专业带头人1人、市级骨干3人、县级骨干1人;双师型教师7人,占36.8%;优秀青年教师4人;兼职教师3人:王瑛(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芳芳(礼县真益宾馆大堂经理)、祁蓓(礼县真益宾馆客房部经理)。已完成校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省级及以上论文每年发表约5篇以上。近年来,学校加大教师的进修培训力度,校本培训100%;几乎全部教师均参加了国家、省、市级酒店类专业培训,每年组织教师赴企业顶岗轮训。专业教师队伍稳定,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为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专业组现有校外合作实训基地两处;校内1个实训中心(酒店服务前厅、客房、餐饮)、4个实训室(普通话导游、秘书基础、西餐摆台、中餐摆台)。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

三、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建立以就业核心能力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酒店行业是服务性行业,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因此,酒店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就直接体现为服务质量,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会始终把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摆在第一位。尤其是酒店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酒店礼仪规范的训练更加重要。完善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志愿者、义工、临时工等方式进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设置专门学分。经过实践学生们把工作环境中所学到的东西经过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将有助于提高他们今后的的生活和工作技能。

2.拓展其它技能。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通过岗位认证、专业实习、旅游职业规划等引导学生的职业导向。

3.专业教师真正“双师型”。正如许多其他的职业一样,比如说医生,老师必须跟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保持齐头并进,不仅仅是专业的文章和杂志,还要通过真实的工作实践,只有这样老师们在讲课的时候,才能更好的跟实践相结合。我们经常听学生们说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是这样教的。调查发现,学生最希望教师有过实践经历、关注行业动态、与业界保持良好的关系;其次才是良好的教学能力、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应该适当调整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或者对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考核指标,以激励现有教师实践的积极性,也可以吸引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来校担任专职教师,使得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二)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

成立内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委员。改变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创建新型更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课程体系改革

构建文化综合素养课、专业核心课和技能课三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岗位需求人才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创新课程体系,推进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方案,再编制1门精品课程5门核心课程。

3.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进修学习、下企业实践、参加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年平均20人次。新增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6人。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整合校内外实训资源,制定实训基地布局调整规划,新建校外实训基地2处;校内个实训中心增加1处、实训室增加2个。能够完全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

5.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立长期有效运行机制。完善顶岗实习制度。与县域内2家企业合作办学协议;与国内企业尝试签订学徒制订单班2个。

6.带动学校会计专业向更加成熟、稳健的市场发展。凸显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重点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成立校内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创建新型更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完全对接。深度实施“三分三因”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3.多元化评价体系改革

创新完善的“三多四突出”评价体系。

4.数字化资源应用

(1)在现有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再建全方位、应用更加广泛的数字化平台

(2)在原有5门核心课程资源(60TB)基础上再增加5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课件、教学视频、试题库等(60TB)。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1.构建文化综合素养课、专业核心课和技能课三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创新课程体系,推进学习领域课程改革方案。

2.编制一门精品课程《客房服务与管理》。

3.在现有基础上新增三门核心课程《酒店服务礼仪》《酒店服务英语》《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标准。

4.在现有《礼县地理》《礼县先秦与三国文化》《餐饮服务与管理基础知识与实务》三门校本教材基础上再编两门《客房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合页式校本教材。

(三)师资队伍建

1.制定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进修学习、下企业实践、参加培训等途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教师年参加培训进修平均20人次。新增学科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双师型教师6人。优秀青年教师3人;兼职教师2人。

2.加强师德建设:制定师德师风学习日,每周学习一次。学习结束后必须有学习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录制师德师风学习短视频或制作微课并上传学校学习群。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有关内容尽量借用表格描述)

1.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校内新增1个实训中心、2个实训室。满足学生客房铺床实训、中餐宴会摆台实训室、前厅服务、普通话导游等实训内容的学习。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整合校外实训资源,制定实训基地布局调整规划。新增2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2)新增2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企业,主要用于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习。建立校企共管,共同评价,共同运作的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制定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建设目标和过程管理并重的原则。在制定专业建设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分阶段制定年度、学期建设目标和进度,实行建设目标负责人自查、与建设办公室工作小组督查制,强化进度管理,严格控制进度,确保按期、高质完成建设任务。

(二)组织保障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的管理与领导,成立由专业建设主管校长、建设办公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的教育教学链,制定目标,明确职责,确保专业建设顺利进行。

(三)资金保障

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方案,合理安排专业建设资金,制定详细的资金预算方案和专业建设进度。资金主要用于改善专业教学、实习和实训条件,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实习实训,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做到专人负责,专款专用,保障经费的有效使用,确保项目正常、顺利进行。

(4)学生入学率高

对学校而言,任何建设的基础都离不开学生,所有,要想专业建设取得巨大成效,良好的招生规模是专业建设的先决条件。

六、预期成效

(一)达到全省优质专业

(二)打造一支适合中职教育的师资团队

(三)提高专业辐射能力,广泛开展社会服务

(四)形成科学的教材体系,在“三分三因”教学模式基础上建立更先进的教学模式

(五)一流的专业、一流的应用型人才

2-5  建设进度

序号

建设任务

年度目标

2020

2021

2022

2023

1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成立校内和校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聘请3-5名校外领域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

 

 

 

2.充分完善和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良好而又稳固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在原有5门核心课程和1门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在增加5门核心课程和2门精品课程

制订新增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3

教材与教法改革

1.在现有3门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再编撰3门校本教材

编撰《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校本教材

 

 

 

2.深度实施“三分三因”教学模式和“三项技能”强制考核方案

完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案具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要求

 

 

 

4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新增学科带头人1人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和实施方案

 

 

 

2.新增骨干教师2人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和实施方案

 

 

 

3.新增双师型教师6人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和实施方案

 

 

 

5

实践教

学基地

1.新增2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签订合作协议

 

 

 

2.新增2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企业

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为合作办学奠定基础

 

 

 

6

技术技

能平台

1.进一步完善智慧职专技术平台

课堂教学全部实现数字化和智慧化

 

 

 

2.建设仿真技能实训技术平台

制定技能仿真技术平台方案

 

 

 

7

社会服务

1.开展对县域内对口专业的支援和技术培训服务。

制订实施方案

 

 

 

2.促进酒店专业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领头雁”

扩大宣传力度,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8

可持续发展保障

机制

1.人才投入

通过各类人才市场引进专业技能型人才

 

 

 

2.资金投入

投入一定的资金保障优质专业建设

 

 

 

9

数字校园建设

1.在现有数字化资源平台的基础上再建全方位、应用更加广泛的数字化平台

制订平台建设方案

 

 

 

2.在原有5门核心课程资源基础上(60TB)再增加5门核心课程标准、电子教案、课件、教学视频、试题库等(60TB)

撰5门核心课程标准。

 

 

 

……

1.

 

 

 

 

2.

 

 

 

 

 

 

 

 

  

3. 专业经费预算

建设内容

专业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总计

各级财政投入

举办方投入

行业企业支持

学校自筹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金额

(万元)

比例

(%)

总计

 

 

 

 

 

 

 

 

 

 

人才

培养

模式

创新

1.

 

 

 

 

 

 

 

 

 

 

2.

 

 

 

 

 

 

 

 

 

 

 

 

 

 

 

 

 

 

 

 

小计

 

 

 

 

 

 

 

 

 

 

课程

教学

资源

建设

1.

 

 

 

 

 

 

 

 

 

 

2.

 

 

 

 

 

 

 

 

 

 

 

 

 

 

 

 

 

 

 

 

小计

 

 

 

 

 

 

 

 

 

 

教材

教法

改革

1.

 

 

 

 

 

 

 

 

 

 

2.

 

 

 

 

 

 

 

 

 

 

 

 

 

 

 

 

 

 

 

 

小计

 

 

 

 

 

 

 

 

 

 

教师

教学

创新

团队

1.

 

 

 

 

 

 

 

 

 

 

2.

 

 

 

 

 

 

 

 

 

 

 

 

 

 

 

 

 

 

 

 

小计

 

 

 

 

 

 

 

 

 

 

实践

教学

基地

1.

 

 

 

 

 

 

 

 

 

 

2.

 

 

 

 

 

 

 

 

 

 

 

 

 

 

 

 

 

 

 

 

小计

 

 

 

 

 

 

 

 

 

 

技术

技能

平台

1.

 

 

 

 

 

 

 

 

 

 

2.

 

 

 

 

 

 

 

 

 

 

 

 

 

 

 

 

 

 

 

 

小计

 

 

 

 

 

 

 

 

 

 

社会

服务

1.

 

 

 

 

 

 

 

 

 

 

2.

 

 

 

 

 

 

 

 

 

 

 

 

 

 

 

 

 

 

 

 

小计

 

 

 

 

 

 

 

 

 

 

持续

发展

保障

机制

1.

 

 

 

 

 

 

 

 

 

 

2.

 

 

 

 

 

 

 

 

 

 

 

 

 

 

 

 

 

 

 

 

小计

 

 

 

 

 

 

 

 

 

 

数字校

园建设

1

 

 

 

 

 

 

 

 

 

 

2

 

 

 

 

 

 

 

 

 

 

 

 

 

 

 

 

 

 

 

 

小计

 

 

 

 

 

 

 

 

 

 

1.

 

 

 

 

 

 

 

 

 

 

2.

 

 

 

 

 

 

 

 

 

 

 

 

 

 

 

 

 

 

 

 

小计

 

 

 

 

 

 

 

 

 

 

  


编辑:李星照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礼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版权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陇ICP备18004546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